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word('consent_desc')}} {{word('read_more')}}
{{setting.description}}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短短的兩個小時台南之旅,來到關廟尋找我們心目中的那口鳳梨
關廟,鳳梨的故鄉。這大家都聽過但知道背後的原因嗎?
農產品的品質與天時、地利、人和關係密切
人和指的是技術,天時指的是氣候
而地利就是關廟鳳梨為什麼是關廟鳳梨的關鍵
栽種鳳梨的土壤主要有三類,砂質地、紅土地、與砂礫地
這三種土壤主要的共同特色在於排水與蓄熱,這也解決了鳳梨遇水容易爛的特性
而關廟 (尤其是靠山區這頭) 就是種植最好場域
今天拜訪的農友黃大哥從小就跟隨著父親在鳳梨園忙進忙出
小時家裡種植品種主要是3號也就是俗稱的土鳳梨,後來台農17號「金鑽鳳梨」成熟後才改種金鑽
坐在小貨卡後方上山享受產業道路的顛簸,兩個小時前還在台北都市關著
而如今農野景色就在眼前,周圍的空氣也放肆了起來,伴隨著泥土、植物、花果味襲來
鳳梨園果實雖未黃但經過18個月的蟄伏都已蓄勢待發展現豐收的氣象
黃大哥隨手摘下兩顆鳳梨接著勝哥操作著熟練的刀法為鳳梨削皮
金黃的果肉印入眼簾同時清新的鳳梨香也隨之撲鼻而來
取來一片嚐嚐,多汁、清香加上恰如其分的甜度
明明確確宣示著「我就是關廟鳳梨」
這是一顆累積好幾代人經驗傳承的鳳梨,我們品嚐、享受的是他們的辛勤、他們的故事
三個世代的傳承孕育的是台灣人對土地的珍惜與情感
帶著這份感動我坐上回程的車次,期許能在新商品裡延續這份感動、這份愛
* 後記
每一趟的下鄉總是令人感動滿滿這都是台灣生命力最原始的展現
謝謝過去曾接待我與我分享的農友
月照的朱大哥、玫開四度的郭「小妹妹」與章大哥
馥郁的睿娟與帥氣的老闆、台中荔枝的丹鳳姊
屏東可可的賴錫賢大哥、台東的吳金洺大哥
彰化、屏東、台東、花蓮、宜蘭
所有我遇過、拜訪過的農友謝謝您們
雖然從事農業生產的冷暖並不是大家所能想像
但真的很感謝您們的努力與付出,為這塊土地留下這麼多美好的果實與故事